当前位置: 九游会俱乐部-ag九游会官网> 中心新闻
中心新闻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组赴湖北调研
发布日期:2024/02/04 来源: ccap
为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状况,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2024年1月16日至25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现代农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师生于湖北省开展“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入户调研工作。此次调研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来自北京大学、香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26名师生参与调研工作。调研分为两支队伍,分别前往湖北省监利市、枝江市、利川市和云梦县、黄梅县的20个村落进行入户调查,访谈对象为200余户农户。
1月16日,调研团队在监利市朱河镇集合,并于1月17-18日两天开展了调研员培训和预调研工作。在培训过程中,调研队员系统梳理并熟悉问卷内容,基本掌握电子问卷的操作方法,并习得调研访谈技巧,为正式调研的顺利推进做好充分准备。
调研队在监利市集合并开展问卷培训
预调研集体合影留念
1月19日至25日,调研工作正式开展。在一周的时间内,调研队竭尽全力攻克了各项不利因素与现实难题,顺利抵达湖北省的5个县(市)、11个乡镇(街道)、20个村,稳步推进调研工作,共计追访到193户农户,新增7户新样本,追访率达96.5%。负责老师、带队学生与调研员们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湖北省的调研任务。
正式调研合影
通过本次调研,参与师生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了湖北省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基本现状,从中挖掘并提炼了中国“三农”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后续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此次调研引发了队员们对“三农”问题的深刻思考。以下汇总了部分调研员的反思与感悟。
追访过程中的留影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调研员罗汉祥:
作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入户调研团队的一员,我有幸深入湖北省监利市、枝江市、利川市,亲身经历了这次充满教育意义的实地考察。此次调研不仅仅是对数据的搜集,更是一场对农村现实的深刻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历程。我们的团队构成多元且专业,包括队长、副队长、前站人员以及10位热情投入的队员。队长和副队长的高效统筹保证了调研工作的流畅进行,而前站人员则在每个村庄和农户家庭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确保我们的调研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各自的全情投入,共同确保了整个调研过程的专业性和效率。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从一开始对问卷使用的生疏到逐步熟练掌握其核心要点,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调研技巧,也深化了我们对农村现状的理解。在与农户的沟通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我们通过耐心聆听和尊重每位农户的观点,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从而获得了更为真实和深入的信息。此外,自然环境的挑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雨雪交加的天气和崎岖的山路给我们的调研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也因此加深了我们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现状的理解,锻炼了我们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进行入家入户的深度访谈后,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目睹了其巨大的潜力和美好前景。我坚信,随着更多类似的调研项目的推进,我们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自长江大学的调研员肖月琦:
通过这次调研,我收获颇多,也成长了不少,我深刻领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课堂,要走出学校,用脚步丈量乡村野径。而作为农村发展专业的一名学生,我更要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水平,将所学知识播撒在祖国大地上,积极开展田野调查,深入农村,了解一线诉求,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调研员在村委访问村干部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调研员陈天歌:
此次调研,调研组探学问之深浅,望远山而前行。调研过程中,我们有在寒冷天气下的不退缩,我们有深夜讨论打磨问卷的激动和热情,有用脚步丈量土地的坚定,有认真客观纪录数据的专业和水准,和用纯良的真心面对每一位农民的诚恳。“躬行实践,不负韶华”,同学们真正地将知识写在了祖国大地上,无憾此行。
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调研员赵皖渝:
为期十余天的调研在利川小雪中结束,从陌生到熟悉的不仅仅是问卷中设计的一个个问题,还有我们每个人之间的距离。十余位农户亲切的面庞在我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我会慢慢忘记,他们家有几口人、种了些什么、承包了多少亩地,但是他们一同帮助我将“三农”这个名词给予了具象的含义。
我们从监利汇集一路向西,我们在沿途中看到稻虾共作给稻农带来致富增收新路径、高标准农田改造如火如荼进行中、美丽乡村“新画卷”初步绘成、休闲农业与民宿经济为农村增添新活力。听着熟悉的乡音,感受着家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变革,与农户的交谈让我看到了他们最真实的生产情况,听到了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在村中行走用眼睛感受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巨大变化,这样真切的乡村是我在书本中以及文献中无法感知到的。
在调研中我们不仅为选择研究方向和确定研究主题提供现实支撑,其价值更在于对我们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三农”工作的真情,探寻我们农经专业的意义。回想起农户家生起热腾腾的火炉,就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温暖幸福;当忆起老奶奶随手递上那一个个甘甜的橘子时,就懂得了什么叫农民的朴实;当爷爷硬是要将家中种植的花生塞进我的口袋时,就感受到了什么是农民的善良;当他们一次又一次推让我递出的误工补贴时,就明白了他们是怎样的敦厚。
我们如今的衣食无忧,是有着这样一群朴实可爱的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能没有很高的收入,但是他们用汗水帮助我们十四亿人将饭碗端在了自己手中。我深知每次调研的结束都是另一段学习的开始,我们要将更有意义与价值、贴近现实的研究,带到三农工作中去,力争造福这群可爱的人。
来自湖北经济学院的调研员王凌峰:
本次调研活动带给我的已不仅仅是两年前调研的参与感和圆满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两年过去,我所参与调研的农村处在各自的“变”与“不变”的之中,变化在于农村的就业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小幅调整,以及收入水平一定程度的上升,不变的是两年前走过的山光水色,是农户的淳朴和热情。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很深刻,我再次走进2年前调研的农户家,进门时爷爷笑着对我说他记得我来过,一面已是缘分,何况彼此都意料之外的第二面呢。监利、云梦、黄梅,这三个有着诗意名字的地方为我的一月增添了不少意趣,和小伙伴们相携一程的这段美好时光将继续支撑我走很远很远的路,我知晓生命中有很多只是一期一会的美好,但我仍然希冀着未来的某个时刻,更好的我们依然能相遇,并广聚星星之火,共同见证中国乡村欣欣向荣的明天。
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调研员武华庆:
农为国本,本固邦宁,很荣幸参加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调研,也感谢此次调研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社情、民情、国情的窗口,在这里调研不仅能得到系统的社会科学调查训练,也能在农村调研的具体实践中切实感受到“农民也是理性经济人”这一论断的现实写照。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继续参与项目建设,深入一线发现问题,持续记录、参与、感受农村社会变迁。
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调研员付怀良:
从监利到云梦再到黄梅,短短十天的农村实地调研之旅顺利完成,但点点滴滴的经历与感动终会在我脑海中继续沉淀和发酵,愈久愈让香甜、珍贵让人回味无穷。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大学及以后的教育却一直在城市包围的象牙塔中,纵然学的也是农业相关的专业,但仅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总是让人感觉缺了些什么。这次有幸参与到北大现代农学院的调研项目之中,在寒风中与同伴们深入湖北三个不同地区的农户家庭之中,做着与其说是问卷调查,不如说是倾听着一个又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的工作。
我心中感慨万千,学过的理论与政策在与现实的相遇中突然清晰无比,个人感情也与每个农户系在了一起,我也终于理解了乡村振兴对中国5亿多农户的意义何其重大,我个人也终于对所学所从事的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许这就是这次调研带给我的重大意义吧。
来自香港大学的调研员於铎:
这次有幸参与北大农学院组织的农村调研。在来到湖北之前,我对这次活动有一万种设想,可能会条件艰辛,可能会有受访者不愿意配合,可能会有不太好相处的同事……但当我实际参与到这次调研后,我发现原来设想无用,全情投入加上众人一心已然能克服万难。从调研培训开始一直到最后一天结束,各位来自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的学长学姐便尽全力协助、指导我们,推动调研的顺利进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调研的准备阶段,我和一位伙伴的平板出了一些问题。我们的队长,黄明星学长第一时间安抚了我们的情绪,并在第二天就为我们重新准备好了设备。这种相互帮助的氛围也同样存在于各位伙伴之间。在调研期间,偶尔会遇见有比较复杂情况的农户,可能访谈时间会超过三四个小时,伙伴们互相都会帮帮忙,或是倒杯热水,或是帮忙记录,让访问更顺利的进行下去。除了收获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这次访谈也为我带来了许多学术上经验性的收获。能参与到如此系统性全面地一次访谈,对于我个人对访问这种方法论、定性这种研究方法、中国农村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更深层次多角度的认识!如果还有机会,我希望还能入选到“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调研员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