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鹰: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人多地少、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新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不仅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先后于1984年、1996年、2012年迈上4亿吨、5亿吨、6亿吨三个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粮食产能在高位上巩固提升,2023年粮食产量6.95亿吨,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等产量稳步增长、供给充裕。中国成功地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国民食物消费实现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跨越。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到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有效灌溉面积10.55亿亩。2023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63%、74%以上,比2013年分别提高8个和17个百分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2023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数量达3272.7万户,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粮食生产打破长期以来“两增一减一平”的怪圈,近20年只有2年减产且幅度不超过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2013年的31.4%下降至2023年的22.9%,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由5.0倍下降至3.78倍,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三)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取得新进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统筹东北黑土地保护、退化耕地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4.76,比2014年提高0.35个等级。实施化肥农药“双减”行动,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1%。推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2年的0.516提高到2023年的0.576,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利用率分别超过78%、88%、80%,擦亮了农业绿色发展底色。
(四)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年均减贫速度最快的时期。到2020年底,实现了全部832个贫困县摘帽、98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出列;完成960多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三区三州”等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五)农村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加工转化率达到7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从2012年的1.9∶1提高到2.59∶1。农村电商异军突起,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3年的0.11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49万亿元,增长了近22倍。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乡村常住人口从本世纪初的8亿人下降到目前的4.77亿人,同期,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稳定在50%左右。
(六)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8896元增加到2023年的21691元,年均实际增长率9.3%。收入结构变化,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约2/3。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03降至2.39。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消费升级,恩格尔系数从2013年的31.2%降至2023年的29.8%。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8个百分点,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完成,砖混、钢混结构农房比例超过7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到87%,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彻底消灭了无电乡、无电村,全国大电网覆盖范围之内的农村都通上了动力电。农村公路总里程从2013年的378.5万公里增长到2023年的460万公里,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村村通宽带”全面实现,超过99%的村实现光纤和4g网络双覆盖。
(八)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加强。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4万所,比2013年增长38.2%,新增的60%分布在农村。农村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国建有乡镇卫生院3.4万个、村卫生室58.3万个。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参保人数超13.3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农村基本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
(九)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将15亿亩承包地确权到2亿多农户。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集体成员9亿人,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8.2万亿元,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约97万个,村村有了一本“明白账”。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益超过5万元以上的村占60%左右。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十)乡村治理成效显著。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坚持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村规民约等制度,充分发扬基层民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党组织书记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46.4%。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推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三农”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
回顾历史,中国的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和演进过程。建国初期,农村实行土改和合作化,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只能从农业农村提取积累,在农村逐步形成了统购统销、城乡分割和人民公社体制,农业农村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据专家分析,1952-1978年,由于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农业净流出资金为3120亿元,相当于同期国有企业非农固定资产原值的73.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大幕,改革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村要素开始自由流动,统购统销退出历史舞台,城乡分割被打破,农业和农村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新世纪初,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两个普遍趋向”的重要判断,确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方针,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开始实施农业补贴政策,由此建立了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和政策举措,创造性地发展了“三农”工作理论和实践,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时代。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是中央对“三农”工作指导理念上的重大提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体现优先,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国家财政用于农林水各项支出的规模由2013年的1335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3967亿元。以2007年实施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为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就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创造了条件。
(二)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首先是立足国内。中国是人口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解决吃饭问题不可能靠国际市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为此,中国不遗余力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次是适度进口。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主动分享中国的粮食市场资源,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新时期中国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调结构,主要是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实现农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二是转方式,紧紧围绕“绿色、标准、品牌、科技”4个关键词,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三是促改革,就是深化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出台一系列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强化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提高脱贫攻坚针对性和实效性,举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继脱贫攻坚胜利后,又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低收入人口长效帮扶机制,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战略的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目标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六)明确提出农业强国的建设目标。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既要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也要立足中国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强国之路。
(七)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健全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一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条主线,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二是深化集体产权制度、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农村宅基地改革,完善产权制度,激活农村要素。三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八)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和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随着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深刻变化,新形势要求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夯实乡村治理作为固本之策。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以党的领导统领全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二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三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三
“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及今后工作重点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中长期内粮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支持农业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大,小农生产结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势头放缓,城市“过密化”与乡村“过疏化”并存等。总体看,农业和农村仍然是国家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坚持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集团,加快向生物育种、精准育种迭代,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以及适用丘陵山区小型农机的研发应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统筹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坚持大食物观,统筹利用耕地、林地、草原、河湖、海洋资源,拓宽资源利用和食物来源。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妥善处理农业高产稳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推进化肥农药精量施用和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
(三)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度重视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人才队伍。通过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和农业“托管”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四)大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构建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加强农村电商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深入发掘农业农村多功能性,大力培育新业态、新优势、新动能。加快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融合应用,提高全要素生产力。
(五)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学习应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完善党领导下的乡村自治制度,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六)推进农村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扩大承包地使用权抵押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进林权、农垦、供销合作社、农村金融等各项改革。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间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
(七)完善和加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农产品补贴方式。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探索实行农业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
(八)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理念,积极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深化农业多双边合作,重点拓展农业技术合作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合作。推动农业“走出去”走深走实,实施进口多元化战略。主动参与国际粮农治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农村发展与减贫等国际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