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季焜、苏岚岚等: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机遇、挑战和推进思路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价值
虽然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发展落后于工业服务业和城市,但数字技术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潜在作用已引起政府和业界的高度重视。过去十多年,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进程的系列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农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也积极开展探索,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
学者们围绕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单一领域和整体框架中的作用展开了有益探讨。部分研究基于逻辑推理和案例分析,分别从农业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不同方面探究了数字技术的作用逻辑。少量学者从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视角阐释了数字技术对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与集约化、农民技能提升与生活质量改善、农村治理智慧高效的多重作用。一些研究还指出,区域和群体数字鸿沟弥合、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仍是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短板。
上述研究多从逻辑或个案角度探讨了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但针对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与成效如何、未来如何推进等问题,尚需从实践应用的进展、发展经验、面临的挑战和原因分析中探寻答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厘清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机遇、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经验,探索未来推进思路和相关促进措施。
二、主要内容和边际贡献
基于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试点地区的典型案例调查,本文围绕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应用场景与进展、主要挑战以及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等内容展开研究。
(1)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一是创新机遇。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加快嵌入农业农村诸多领域,具有重要潜在作用。二是政策机遇。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出台战略规划、行动指南和实施方案,引导财政、金融、科技、人力等资源向数字农业农村领域集中。三是市场机遇。农业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发挥各自在产业基础、资金与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布局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领域,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2)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的主要应用场景与进展。综合比较农业全产业链和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进展,本文将相关应用场景分成三类。具体如下:目前发展较快的应用场景包括农产品电商、农产品交易数字化、无人机植保和乡村治理与服务数字化;近期有望得到较快发展的应用场景包括部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成本合适且成熟度较高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以及部分能够为精细化种植和精准养殖提供环境监测和决策分析的人工智能技术;中长期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应用场景包括一些简单但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物联网技术、适用于种植养殖领域的智能农机等人工智能技术、农产品溯源区块链技术以及数字金融。
(3)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遵循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起始阶段-扩散阶段-引致效果”的逻辑主线,本文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归纳为六个方面。一是需求导向。部分试点示范项目难以满足一段时间内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也难以解决农民面临的实际问题。二是顶层设计。一些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尚不清晰,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试点项目多采取“数字 农业”而非“农业 数字”的技术路径。三是技术创新。不少应用场景还缺乏较成熟的技术和大数据支撑。四是成本收益。不少数字技术的投资成本较高、短期效益偏低,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低、部分试点项目可持续性差。五是数字鸿沟。数字乡村发展呈现数字鸿沟与经济鸿沟的空间交叠现象,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群体鸿沟制约农民共享数字乡村发展红利。六是农民受益。许多试点示范项目承担主体多是农业企业、平台公司或研发企业,还难以渗透到一般农户;农民因数字素养与技能偏低而未能广泛采用部分技术或即便采用也受益有限。
(4)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一是必要条件。要有完善的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农产品电商、农产品交易数字化和无人机植保等发展较快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都离不开当地农村较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充分条件。首先,要满足应用主体的实际需求。农产品电商对消费者、贸易商、平台企业和投资商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村头蔬菜市场交易数字化系统地解决了以往频繁发生的纠纷问题。农作物无人机植保节约了劳动力投入,且扩展了社会化服务范围。其次,要起到节本增效或收益大于成本的效果。农产品电商对消费者、贸易商、平台企业均有节本增效的作用。村头蔬菜市场交易数字化大幅节省了交易和纠纷处理成本。农业无人机植保可节省农药、节约劳动或雇工监管时间。再次,要有较成熟的技术做支撑。农产品电商和交易数字化技术最为成熟。农作物无人机作业技术走在国际前沿、功能持续扩展。与此同时,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度离大规模推广还存在很大差距,金融机构缺乏扩展农村数字金融业务的信用大数据支撑。最后,要易于采用或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较高数字素养的农民和其他应用者。农产品电商和交易数字化对农民的技术使用要求相对较低,无人机植保服务对服务购买者无技术使用要求。然而,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金融等技术的采用需要使用者有较高的数字素养。
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一是基于逻辑阐释、政策文本梳理和企业实践分析,从创新机遇、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三个方面总结了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多重机遇;二是对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和乡村治理与公共服务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场景进行比较和分类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的主要应用场景、取得进展和发展潜力;三是综合考虑数字技术供需,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的成本收益以及福利影响,从需求导向、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成本收益、数字鸿沟和农民受益六个方面总结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四是依据各应用场景进展、面临挑战与有益经验分析,提炼了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进而提出促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快速、包容、永续和惠民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三、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如下思路:第一,科学制定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发展路线图。根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具备状况,厘清不同地区在不同阶段的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发展路线图。第二,坚持快速、包容、永续和惠民的发展原则。依据路线图分类分阶段推进,实现快速发展;关注区域和群体鸿沟,促进包容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社会资本的作用,实现永续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确保为民而建的初衷。第三,制定适合国情和农情的数字乡村发展技术路径。充分考虑农业特有属性,采用“农业 数字”的内生需求驱动的技术路径;制定不同技术采用的推广方式,让更多农民主动拥抱数字技术。第四,关注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发展的关键问题。重视各种应用场景面临的多重挑战,加强发展质量的考核评价,厘清优势与短板。加大先进模式的宣传推广,及时规避资源浪费、“面子工程”等问题。
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建立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管理体制保障。建立跨部委联席领导小组,设立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发展规划、部门协调、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等工作。在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建立类似的跨部门领导与管理机构。第二,健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的运行机制。完善各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制度设计,明确需求导向、数据标准、共享机制等方面问题。优化财政、社会资本等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出台税收和金融等优惠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应用场景,在财政、金融、科技与人才等方面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第三,着力解决数字鸿沟、发展不平衡和农民难以受益等方面问题。在资金、技术与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把农民受益作为支持智慧农业项目的实施条件和效果评估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第四,加强技术研发和完善技术应用支撑条件。探索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研发能力与应用水平;围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种植业与养殖业转型、设施农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大研发投入,分阶段分类推进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